close

一、
有效能學校的營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很大,試分別從組織結構、領導方式、學校文化、學校氣氛、學校建築與環境規劃等方面,論述如何發展有效能的學校?(25分)
二、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哲學的共同論點為何?其對教育的影響又如何?試分別論析之。(25分)
三、
品德的陶冶與學習是教育的核心重點之一,但其執行成效仍有很大的精進成長空間。目前我國實施道德教育所面臨的難題為何?試論析之。(25分)

四、何謂校園霸凌?校園霸凌之解決或改善的策略為何?試分別論析之。(25分)

一、
2017年6月我國修訂公布師資培育法,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教師專業素養指引」,請問訂定教師專業素養指引的預期效益為何?教師專業素養的意涵為何?如欲提升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應採行那些實踐策略?請加以申論。(25分)
二、
我國教育行政機關的角色為何?又教育行政的發展趨勢為何?試分別論析之。(25分)
三、
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總體目標為何?如欲達成預期目標,在課程綱要實施配套及推動模式方面,中央、地方、學校、教師、行政、課程、教學,應採行那些措施?請加以申論。(25分)
四、從事教育行政工作,須研擬計畫及進行評鑑,請問計畫的程序為何?實施教育評鑑應把握那些原則?請申論之。(25分)

一、
教育與科技的發展關係密切,邇來教育雲的運用已積極展開,試問政府開放此項服務,其主要的功能為何?請舉一例說明之。(25分)
二、
國際教育的倡導其主要的議題為何?試從知識、技能、態度等層面去分析所要學習的主要內涵為何?(25分)
三、
批判教學理論(critical pedagogy)對教學現場有何意義?試說明你的理解與看法。(25分)
四、何謂教師專業標準?這些年來國際上有那些發展?我國目前的作法為何?請說明之。(25分)

 

一、為提升我國青年學生之國際競爭力,教育部於 104 年規劃「提升青年學生全球移動力計畫」,預定自105 至108 年實施。試說明「全球移動力」的內涵及其與「在地國際化」間的關係。(25 分)
二、何為「教師專業素養」(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其可涵蓋那些層面?教師專業素養與現代國民素養的提升又有何關係?試申述之。(25 分)
三、教育行政組織在其規劃與運作的過程中,應遵循那些基本原則?請說明之。(25 分)
四、文化與教育間的基本關係為何?作為一位教育行政工作者應如何正視教育歷程中的文化因素?試論述之。(25 分)

一、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中明定有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方案,試分別界定之。並請舉例論述目前各學區國中端,對於具有技藝性向的同學開展規劃那些生涯試探或輔導策略。(25 分)
二、學習共同體為當前國內教育界關心的議題。請描述學習共同體的理論、關鍵要素與其推動的現況,並批判這一波教育變革的影響為何?(25 分)
三、94 年大學法修正後,大學評鑑開始法制化及有系統地運作,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專責辦理高等教育各類評鑑研究。試說明各評鑑類別與評鑑結果運用之優缺及改善之道。(25 分)
四、憲法保障以自我實現為核心的教育基本權。請就廣義與狹義或者是主觀功能與客觀價值的面向述說我國國民享有那些法律保障的教育基本權。(25 分)

一、試申論教育與社會流動之關係。(25 分)
二、我國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本質上是否為義務教育?並試從法律、經費、入學及學校類型等觀點予以分析。(25 分)
三、教育公平的意義為何?最近經濟開發合作組織提出改進教育公平的十大步驟為何?
(25 分)
四、何謂專業?試說明其定義及其特徵。我國教育部為增進教育人員專業提出了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方案,試說明其方案內容之五大層面。(25 分)

 

一、國際教育評比是各國相當重視的議題,經常會影響國內教育政策。試舉出你所知道的國際教育評比,(10 分)並分析國際教育評比對教育發展正向與負向功能。(15 分)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 5 分,共25 分)
準實驗設計
Bourdieu 的文化資本概念
研究匿名性
授能領導(empowering leadership)
教育研究應用的雙元社群論

三、教育單位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情況產生的原因為何?試由「基層官僚如決策者」(street-level bureaucracy)的觀點說明分析,(12 分)並提出改進建議。(13 分)

四、行政運作須依照正當程序。假設政府決定辦理教師評鑑,根據行政程序的一般原則,在辦理時須要注意那些事?(25 分)

 

一、何謂「教育行政倫理」?教育行政人員作決定需考量的倫理類型有那些?請析述之。(25分)
二、教育部目前正在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請闡述此一政策的理念項目及其內涵。(25分)
三、教育的質性研究者,常會使用「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建立資料分析的信實度,請說明「三角校正」的定義與實施方式。(25分)
四、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有助於促進其教學知能,請討論「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特徵。(25分)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5分)
同文館
特殊教育
行動學習(mobile-learning)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二、艾力肯遜(Erik H. Erikson)認為社會環境對個人人格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試說明其心理社會發展理論(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以及教育環境和社會文化對於每一個人格發展階段的影響。(25分)
三、在知識經濟時代,掌握資訊科技的能力成為重要的生存技能。有鑑於此,教育部於民國97年提出「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試說明其政策願景和期待達成的目標。(25分)
四、教育部於民國100年1月6日發布「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陸生來臺政策正式啟動,報考研究所者目前主要以「985工程」的大學畢業學生為限。試說明何謂「985工程」?(5分)目前報考碩士班的陸生報名資格限制為何?(5分)針對陸生來臺就學的教育與輔導,各大專院校有何應注意事項?(15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石 的頭像
    飛石

    飛石的部落格

    飛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