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何謂大魚小池效應(Big-fish–little-pond effect)?產生此一效應的心理機制為何?舉出符合此效應的實例並說明其在教育上的意涵。(25 分)

二、家長甲說:「小明念小學時,成績也還不錯,不知為何上了國中後,人變懶了,不愛唸書,老說老師說的他聽不懂。」請從認知發展、認知學習以及動機三個面向為家長甲提供小明行為的可能原因與建議。答題
時,必須先明確指出所引用理論的觀點內涵,以及根據理論提出的建議。(25 分)

三、團隊合作能力是21 世紀人才重要的能力,試以融合閱讀和寫作的合作學習法(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為例,說明教師進行合作學習教學時,應掌握的要素。(25 分)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6 分)
夏季失落(summer setback)(7 分)
想像的觀眾(imaginary audience)(6 分)
感官記憶(sensory memory)(6 分)

一、
請分別詮釋以下三項「動機」所以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理由,並且提出四個可具體應用於教育情境,以增進學生學習動機與成就的策略。(每小題10分,共30分)
信心或自我效能(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
目標(goal)
興趣(interest)

二、
Piaget的建構觀點、Vygotsky的建構觀點、社會建構主義在培育人才上的目標、班級教學活動的重點、老師的角色、學生的角色上的設定有何不同?並分別舉一具體教學實例說明。(30分)

三、
教師專業成長,可透過教師研究來達成。請舉導師、一般任課老師、兼行政職的老師,可能面臨的一個教育現場實務問題為例,針對這個問題,可用描述性研究、相關性研究、實驗性研究、行動研究,來解決其問題,請具體描述每個研究法的資料蒐集方法(含多元評量方法)、分析方法。(30分)

四、
有位數學老師想用Gardner所提出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做為教學方法來教導學生「分數」的概念,請寫出如何用五種智能為教學方法來教「分數」。(10分)

一、某國小親師座談會時家長對老師提出座位安排的質疑,認為分組的座位讓學生無法看到黑板,還容易上課分心與同學講話,建議老師換成排排坐的方式。請由講述教學法(didactic teaching)和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二種教學法的對比,回應家長對於教室環境安排的疑慮。(25 分)

二、資訊時代的數位學習(e-learning)帶來不同於傳統教室中教與學的互動模式,請由訊息處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的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與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等三大成分,逐項分析課堂中採取資訊融入教學的優點與缺點。(25 分)

三、依據2011 年「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簡稱TIMSS)的結果,顯示新加坡八年級學生的數學教育成就最優異,與我國無顯著差異,但是我國八年級學生喜歡學習數學的人數百分比(14%)
顯著低於國際平均(26%),更低於新加坡學生喜歡學習數學的人數百分比(32%)。
除此之外,我國八年級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自信的人數百分比(7%)顯著低於國際平均(14%)以及新加坡學生(14%)。請從內外在動機與自我效能的觀點對此現象加以分析,並據以提出改善問題的二種策略(25 分)

四、近年來多元評量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有部分學校為了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改以闖關遊戲進行評量。請由教學評量的目的與功能,分析闖關遊戲做為多元評量的優點和缺點。(25 分)

一、皮亞傑(J. Piaget)指出個體係利用兩個互補的歷程進行學習,請舉例說明這兩個歷程,並請解釋Piaget 所強調學習發生的關鍵過程。(20 分)

二、請解釋行為取向學習理論中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及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核心概念,並說明兩者的差異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同時,請說明社會學習理論雖源自於行為取向學習理論,但其中的差異為何?且社會學習理論的概念運用了那些行為取向的學習理論。(30 分)

三、請說明以下四種目標導向學習者的動機狀態及提升這四種類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方
法。(25 分)
精熟目標(mastery goal)
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
迴避型工作目標(work-avoidance goal)
社會性目標(social goals)

四、請說明何謂處於劣勢的學生(students at risk)及這些學生的特徵,並說明如何有效運用學習評量的方法協助此類學生。(25 分)

一、試述皮亞傑(J. Piaget)理論中的保留概念,列舉並說明三種類型之保留概念。那三項推理能力的發展對兒童獲得保留概念有最密切之關係?(25 分)

二、教學評量依其目的可分為「促進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及「學習結果的評量」(assessment of learning),請比較此三種評量的用途與焦點、使用時機及主要的評量者,並舉出相對應的評量工具。(25 分)

三、小玲的國語科有學習落後的現象,經學習診斷後,參加補救教學。李老師想提升小玲之學習表現,請你先從學習動機、社會行為及認知等面向描述低成就學生的行為表現特徵,並據此建議李老師該如何提升其學習動機,應注意那些教學原則?(25 分)

四、列舉三項建構主義對學習的核心主張,並舉出三種教學方法說明其如何符應建構主義之學習要素。(25 分)

一、
最近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出爐,學生成績呈現明顯城鄉差距,東部和偏鄉學生成績偏低,引起學界與教育團體的關注。試問不同社經地位家庭對子女教養方式、教養行為與孩子學業成就有何關係?而研究也指出來自低下階層的學生在協助下,有些成為有韌性或復原力的學生(resilient students),請問有韌性的學生之特質是什麼?增進這種韌性的作法有那些?(25分)

二、
何謂教師效能?影響教師效能發揮的基本條件與訊息來源為何?以及如何提升教師的集體效能感(collective efficacy)?(25分)

三、
請將下列名詞串連起來,建構成一張訊息處理模式圖:環境刺激、長期記憶、編碼、提取、複誦、短期記憶、感官收錄器、遺忘和注意。並根據這張圖說明要增進學習成效,可使用的策略。(25分)

四、
使用外在獎賞的可能隱藏代價(hidden cost of reward)是什麼?因此使用外在獎賞為誘因來激勵學習時,有那些應注意的原則?(25分)

一、請說明人本心理學的學習觀及如何應用在教學上?(25 分)

二、試述評量在教育上之目的、類別與設計評量時注意的原則。(25 分)

三、試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趨勢及 21 世紀的研究重點。(25 分)

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
巴斯德象限(Pasteur’s Quadrant)(6 分)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6 分)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6 分)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7 分)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5分,共25分)

萌發讀寫能力(emergent literacy)

內隱記憶(implicit memory)

迴避學習(avoidance learning)

動態評量(dynamic evaluation)

集體獨白(collective monologue)

二、創造力是一種優質的心理能力,試介紹廣泛用來測量創造力的托倫斯(Torrance)創造思考測驗;(10分)又教師如何在教育情境中啟發學生的創造力?(15分)

三、試述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的理論淵源、適用對象、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及評論。(25分)

四、魏納(Weiner)的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是學習動機最有系統的理論,試依此理論說明歸因對學習動機的影響;(10分)並說明學習動機的歸因輔導方法。(15分)

一、試論述少數族群(如新住民)青少年在成長發展過程中,可能發生之自我認同的危機。(25分)

二、試論在社會科的教學上,教師對兩種不同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的學生,包括場地依賴(field dependence)與場地獨立(field independence),應如何展現不同的教學策略。(25分)

三、試說明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之學習理論模式及其具體做法。(25分)

四、試以班杜拉(Bandura)(1986)的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之四個階段,解析為何學生在多年的英文學習後,仍無法開口對外國人講英文之理由。(25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飛石 的頭像
    飛石

    飛石的部落格

    飛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