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王老師在國中擔任導師,想用行為學派的方法,包括古典制約、操作制約、觀察學習、塑造(shaping)、區別性增強(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進行班級管理。請分別就這五個方法,提供王老師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建議。(25分)
二、
混齡教學,或稱多元年齡分組(multi-age grouping)、無年級別班級,是指同一個班級有不同年齡的學生。請分別由合作學習、自我概念發展、社會比較、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評量偏誤等五個層面來申論,混齡教學是否適用於臺灣小學或中學的學生?(25分)
三、
高中階段宜男女分校或合校為佳?請分別就課堂師生互動、學業自信心、合作與競爭學習、男女測驗分數差異、性別刻板印象等五個觀點,申論這五個觀點的立場,宜採男女分校或合校?理由分別為何?(25分)
四
、翻轉教學(flipped teaching)是指於課前、透過資訊科技盡可能教導學生課程中基本的學習內容;同時將課堂時間主要用於以學生為中心、達高層次教學目標的教學。請寫出三種評量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課前學習成果及二種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25分)
一、
面對身心障礙學生,在教學與多元評量方面,有那些需要調整以適應其個別差異?並請舉例說明之。(25分)
二、
何謂成就動機?何謂自律學習?兩者之關聯為何?有效提昇兩者之教學原則與策略為何?並請舉例說明之。(25分)
三、
現代師生關係與傳統有何差異?請以「友善校園」的觀點,說明教師如何營造良好師生關係與學生同儕關係?並請舉例說明之。(25分)
四
、俄國發展心理學家維克次基(Vygotsky)的理論是針對人類那方面的發展而提出?對於「鷹架作用」(scaffolding)有何啟發?影響各級教育的部分有那些?請舉例說明之。(25分)
一、
試述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的要義、特點、教師實施過程及其對教育的啟示。(25分)
二、
近年來,在數位資訊科技的推波助瀾下,多元媒體豐富了學習經驗,對於認知負荷也會有所影響。John Sweller提出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後,此概念廣受重視。請解釋何謂認知負荷理論,並說明認知負荷的三種類型來源。另外,試從認知負荷理論論述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應用於學生學習的意義。(25分)
三、
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常會以「處於心流」(in flow)來形容自己的最佳狀態。試解釋並舉例說明何謂心流?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為何?人們處於心流時,其浮現的主觀最佳狀態有何特性?學校可以如何做以增加學生產生心流的機會?(25分)
四
、教育心理學研究前輩張春興教授提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三化取向」來討論國內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三化取向是指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法本土化。試詳述這三化取向的內涵與實踐方向。(25分)
一、教育部於 103 年11 月發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此一新課程綱要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理論目的在培養終身學習者。某教師要求修習「學習評量」課程的師培生在學期末應繳交「職前教師學習評量能力增能」之規劃與實施結果報告。具體說明該課程學生如何運用自主學習理論,完成該項作業?說明時應納入影響自主學習主要因素的探討。(25 分)
二、心理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智力,提出了不同的智力理論。請列舉心理計量取向(從既有智力測量的相關入手,探討智力的結構與智力成分之關係)以及社會實用取向(認為智力是在特定情境下的認知表現)新近的智力理論各兩個並評論其對教育的影響。(25 分)
三、何謂差異化教學?教師可以依據學生那些特性在那些面向進行差異化教學?在各面向舉出至少三種可能的策略。(25 分)
四、從不同動機理論分別論述各理論對於學習任務設計之重要原則,請至少引用三個不同取向的動機理論。(25 分)
一、最常用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兩種取向分別為:行為學派取向(behaviorist approach)與認知論取向(cognitive approach)。請比較此二種取向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之主要目的與探討的問題為何?(20 分)請說明不同取向之教師其承擔教學成敗之責任孰重?(5 分)
二、
何謂創造思考(creative thinking)?(5 分)
何謂批判思考(critical thinking)?(5 分)
在問題解決歷程中,二者各扮演之角色為何?(15 分)
三、請依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說明在教育上如何化解臺灣偏差升學主義之缺失。(25 分)
四、試述教師期望、教室歷程和學生成就之間的關係及其影響因素。(25 分)
一、請解釋「歸納式推理」( inductive reasoning ) 與「演繹式推理」( deductive reasoning)的意義,(15 分)並各舉一實例說明。(10 分)
二、依據杜薇(Dweck, 1999, 2002)的主張,學習者對能力的觀點可分為實體觀(entity view)與增長觀(incremental view)。請敘述這兩種觀點的意義,(10 分)並比較這兩類學習者在目標設定、學習任務的選擇、對學習失敗所持的觀點等方面的差異。(15 分)
三、試述柯敏頓等學者(Covington, 1984;Covington & Omelich, 1984)所提出之「自我價值論」(self-worth theory)的要義,(10 分)並據之以說明不同動機取向的學習者在目標設定、成敗歸因和學習表現上的差異。(15 分)
四、在評斷一份測驗的效度時,通常會進行構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的檢驗。請列舉和說明三種用以檢驗構念效度的方法。(25 分)
一、試述成就目標理論(achievement goal theory)的要義及其對教育的啟示。(25 分)
二、合作學習教學法的主要特色為何?那些發展與學習理論可用來支持合作學習教學法?理由為何?(25 分)
三、皮亞傑(J. Piaget)與布魯納(J. S. Bruner)對於人類認知發展的觀點有那些相似與相異處?如何在教學中運用兩者的觀點?(25 分)
四、解釋名詞:(每小題 5 分,共25 分)
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離差智商(deviation IQ)
性向與處理交互作用理論(theory of 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
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
意元集組(chunking)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5分,共25分)
順攝抑制(proactive inhibition)
智能三元論(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
情境式學習(situated learning)
變動時距增強(variable interval reinforcement)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二、試述E. 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8階段理論中,第3階和第4階的內容重點和對教養工作的啟示。(25分)
三、進行問題解決時,可採用捷思法思考(heuristics thinking)或算則法思考(algorithms thinking)來促進解題,試述這兩種解題思考的定義、特色,及如何善用。(25分)
四、試比較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與自信(self-confidence)的不同,並說明Bandura(1977,1986)主張的正確自我效能評估的四個訊息來源及其應用。(25分)
一、解釋名詞:(每小題5分,共25分)
常模參照評量(norm-referenced evaluation)
行為評定法(behavior rating)
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前導組體(advance organizers)
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二、試述美國嘉納德(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之內涵,並說明其在學校教育的啟示。(25分)
三、教師如何避免或減輕學生「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試就教學原則及方法加以說明之。(25分)
四、試述多階段理論(multistage theories)之內涵,並請以柯柏格(L. Kohlberg)之道德發展理論加以說明之。(25分)
留言列表